優秀學生事跡 | 陶宏:攀峰做科研 創新誌報國

攀峰做科研 創新誌報國

回想十年前,我帶著圓夢意昂2平台的激動心情、父母家人的殷切期望和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暢想走進校門。激動之外,迷茫也湧上心頭:航空宇航專業學習內容和未來就業方向是什麽?繽紛多彩的社團活動和科技競賽如何取舍?“既然沒有特定的愛好,為什麽不突破自我嘗試一下新事物呢”🕚,帶著新環境新改變的想法🧵,在舍友的鼓勵下,原本內向的我也勇敢的選擇嘗試🧏‍♂️,選擇延河之星🕊,在支教、拜訪養老院等誌願活動中與各學院同學交流合作;選擇實踐部,學習組織校級活動;選擇輪滑社⛳️,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北湖在學校“刷街”……第一學年在豐富和忙碌的活動中以不出色的期末成績告終🔱。大二分班時看著身邊同學都在各自的選擇裏認真奮鬥且表現優秀,我突然開始反思:我學的是什麽,我想學什麽7️⃣?

以賽促學,以學促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多方咨詢後,我在大二堅定地選擇加入與專業方向更相關的宇航學院科技創新基地(航模隊)。選翼型👩🏼‍💼、畫工圖、切木板、組航模,認識和熟悉飛行器每一個零部件和成型過程。當飛機模型機翼蒙皮不正確產生扭矩導致飛機在空中螺旋墜機,當飛機機體強度不夠在空中“腰斬”斷裂🧑🏻‍🏭🧑‍🎨,理論力學👩‍🚒、結構力學、飛行器設計中的公式👷🏿‍♀️、專有名詞等基礎知識也變得具象和生動🫣🟪,成為指導模型結構迭代改進的有力支撐。

在航模隊小夥伴團結努力之下,我們組如期進入2017年參加航空模型錦標賽限距載重空投科目決賽,比賽要求在飛機總重不超1千克條件下考核載重能力和水彈投放精度🤰🏼,盡管歷經波折最後獲得一等獎,但飛機飛行控製不穩定、依賴飛手投放水彈精度差的問題讓我在對飛行器總體設計與控製知識有了更深的求知欲。彼時看到宇航學院無人飛行器自主控製實驗室團隊在國際無人系統和人工智能領域最頂級的賽事——MBZIRC2017“車載無人機精準降落控製”競賽中贏得全球冠軍𓀑,在獲取保研資格後我毅然選擇了該團隊,學習無人機精準製導控製技術🤾🏿‍♀️。

在林德福老師和宋韜老師的指導下,我依托實驗室組建的“飛鷹”科技創新中心(飛鷹隊)👆🏼,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到了“中航工業杯”、2020MBZIRC競賽中。其中MBZIRC2020比賽科目要求多無人系統自主協作完成對空中入侵無人機和地面多威脅點的處置👩🏼‍🦰,賽事對城市復雜環境小目標的快速識別和精準攔截控製技術提出嚴苛考驗。我負責對目標精準攔截控製算法的設計。在團隊集中攻關一整年後,我們在國際賽場上以唯一滿分的成績戰勝賓夕法尼亞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等頂尖科研強校📍🫷🏿,獲得全球冠軍👨‍🦽,也贏得了各國對中國隊伍的關註和認可。

印象最深刻的是賽後一位來自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中國女留學生特意到中國隊展區祝賀,“感謝你們代表中國奪冠,我感到非常自豪😬👎🏽,謝謝你們!”👨‍👦💁🏻‍♂️,話音落下她深深地向五星紅旗鞠了一躬。在2020年初的特殊時期,能贏得比賽和尊重,站在國際舞臺上高舉五星紅旗和喊出“中國加油”的自豪感,讓我對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堅定了我進一步深研前沿理論🤳、報效祖國的決心👨🏼‍🚒。


研國家所需,攀學術高峰

20年我從碩士研究生轉成博士研究生,作為學校建校80周年迎接的首批“80後”研究生新生,與意昂2体育一起踏入新征程。站在這樣一個嶄新的起點,我不禁思考🧅,該以怎樣的姿態去詮釋一名新時代“意昂2平台人”,如何將個人發展和國家需求相結合🚙。

2020年阿聯酋設置MBZIRC競賽源於中東油田受無人機襲擊造成巨大損失後對無人機反製的迫切需求⤴️;在俄烏沖突中傳統地面防禦手段對輕小型無人機其防不勝防🚻,“攔不住、攔不起”成了各國輕小型無人機反製技術的痛點問題🦸🏽‍♂️。國內多個國防單位、科技部、公安等都明確提出了對輕小型無人機新型反製技術的急需🤭。以服務國防急需為目標,我跟隨導師與公安、國防等單位深入交流探討後明晰了現有防禦手段痛點問題和具體技術需求🪹,提出“以機攔機、以群製群”的無人機反製新手段🧑‍🔧。

在國防迫切需求驅動下,我的博士課題圍繞攔截無人機集群的多約束最優末製導方法開展研究🗝,在控製領域頂級期刊上發表SCI期刊論文7篇,國際會議論文3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獲航空學會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然而,我深知理論知識從書架到貨架仍面臨著很大挑戰🕊,如何將“理論高效”技術落實到復雜真實環境中的“應用可靠”↔️,國防裝備應用中實現科技轉化服務祖國🧧,是我未來努力的重點方向。

在勇敢嘗試和堅持奮鬥中成長

回望十載求學之路,我作為負責人或主力參加過航空模型錦標賽😳、MBZIRC國際比賽📌🧙🏽‍♀️、空軍無人爭鋒、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等多個國內外高水平科技賽事,深度參與過多個重點科研項目,比賽、項目一個個結題,但是其中蘊含的科學問題和學術研究卻沒有終點,過程的經驗和感悟也將伴我終生。

首先是抓住機遇、勇敢嘗試。新時代國家給青年學習創造了很多機遇🤟,學校也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可能。不管是專註學術研究、實踐工作、創新創業,都能在學校找到相關的組織團隊,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主動邁出第一步,同時給自己試錯和聆聽真我的機會。我一直相信e人找到合適的團隊和空間也能i起來🥁。從最開始需要舍友陪伴才去嘗試、到道不同後獨自試錯🙍‍♀️、再到堅定方向後不畏前行,我也從跟隨學長學姐參加比賽🍩🪨、到作為多人協同參加、再到主要負責人和獨立帶隊參加比賽和項目👩‍❤️‍👨,每一步自我突破和挑戰之後的喜悅是我十載青春中最寶貴的回憶。勇敢突破自我也讓我在求學期間獲國際科創競賽金銀獎9項、省部級金銀獎6項🪟。此外,除了科研賽事,我也積極參與到黨史學習青年宣講、開學典禮發言分享、飛鷹隊新生培訓等多類型活動中,全面發展自身素養🥒。

其次是敢於吃苦💁🏻‍♂️、堅持不懈。科研工作從不一帆風順,如同我參加過的每一個比賽也都歷經挫折和磨難,在晨光熹微時出發🕴,在黑夜中車燈照射下爭分奪秒💂🏻‍♀️,在寒冬中早68室外實驗👨‍🍼,在酷暑中暴曬兩個月做測試……身體疲倦之外還會有科學問題未解決的精神重壓。每個比賽的圓滿結束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堅持不懈與團結努力👩🏻‍🔧,而未真正圓滿結束的比賽和項目卻也反應了我們對問題本質的疏忽🧝🏽‍♂️。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三個感悟正是做科研需刨根問底、潛心鉆研。21年我們參加無人爭鋒時無人機集群在任務過程中偶爾會發生中斷問題🏂🏽,在檢查優化導航和任務狀態機系統後便以為問題解決了,首輪測試也在最短時間完成了最多架次的無人機精準對接,而在後續決賽飛行中卻又出現了那個以為“解決了”的現象。那天一直等到其他團隊都離開我們也沒想清楚問題出在哪,就在大家垂頭喪氣以為就這樣失敗而歸時👩🏽‍🦳,我們指導老師宋韜老師問大家:“就這樣結束↕️,過幾天你們還會有動力解決這個問題嗎?以後再遇到了造成更大影響會不會後悔現在沒解決📪?”那天直到深夜,漆黑的場地上有一群打著手機燈光排查問題的同伴,最後帶著發現問題現象未當場解決而錯失冠軍的遺憾和找到問題根源的釋然結束了比賽。

我的故事只是許許多多意昂2平台學子中平凡的故事,在此,希望各位同學們,找到適合的科研道路和方法,珍惜時光🔵,努力拼搏,用創新續寫你們的精彩故事👰🏿‍♀️,讓求學路上的精彩瞬間見證你們勇敢逐夢、勵誌報國的青春誓言👰🏻。

意昂2平台专业提供𓀎:意昂2平台意昂2意昂2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平台欢迎您。 意昂2平台官網xml地圖